上房揭瓦——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造知識
文章出處:東申瓦業(yè) 人氣:發(fā)表時間:2024-05-09 17:30
瓦本身是用泥土燒制出來的陶瓦,由于各地土質(zhì)與燒制工藝的區(qū)別而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除了大多數(shù)地區(qū)皆為青灰色的青瓦之外,還有顏色較為豐富的琉璃瓦。琉璃瓦也是用泥土制成坯,然后在表面上涂以不同成分的釉,進窯經(jīng)高溫燒制后,瓦的表面不但帶有一層質(zhì)堅而光滑的釉,而且還會呈現(xiàn)出黃、綠、藍、黑等不同的顏色。
在中國古代,紅、黃、青、黑、白被認為是五種基本色彩,它們與天地中的五個方位相對應(yīng),其中黃色居中,它是土地之色,在農(nóng)耕社會,以土地為本,所以黃色被認為是正宗之色,最美之色,所以在宮殿屋頂上用黃色琉璃瓦自然帶有神圣、威嚴的象征意義。
黑色為北方之色,而代表北方的神獸為玄武,即龜,龜為水生動物,水能滅火,藏書之殿當然最怕火災,所以用黑色之瓦具有以水克火的象征意義。紫禁城內(nèi)有一處文淵閣是專門儲存圖書供皇帝閱讀之用的宮殿,它的屋頂用了黑色琉璃瓦,并且在四邊屋檐處用了一圈綠琉璃瓦。這種做法稱為“綠瓦剪邊”。
皇家園林頤和園,在萬壽山中軸線上的佛香閣上下幾層屋頂上用的都是黃琉璃瓦綠剪邊。在這里,可以說黃色象征帝王宮殿,而大地植物的綠色象征著園林環(huán)境,所以黃、綠二色的屋頂用在皇家園林的建筑上。
在以禮治國的封建社會,一切都有高低尊卑的等級之分,但是這種用琉璃瓦的等級制度在遠離都城北京的各地區(qū)卻得不到嚴格的遵守。在各地城市、鄉(xiāng)村的一些寺廟、祠堂、會館等公共性建筑的屋頂上都能見到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它們有用綠琉璃瓦黃剪邊的,有用黃琉璃瓦綠剪邊的,甚至全部使用黃琉璃瓦的。但更多的是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在屋面上組成彩色的花紋。在盛產(chǎn)琉璃磚瓦的山西能見到這樣的多彩屋面,常見的多用黃、綠、藍幾種色彩的琉璃瓦組成棱形、三角形和套方等幾何形狀,它們與琉璃的屋脊、吻獸組成一座座絢麗的屋頂,高踞于四周平房之上,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景觀和各具特征的城市標志。
琉璃瓦的主要類型
清制琉璃瓦屋面所用瓦件比較復雜,整個屋面除屋脊部分外,屋面部分的瓦件有:筒瓦及其瓦壟、板瓦及其瓦壟、勾頭瓦、滴水瓦、星星瓦及其釘帽、瓦釘?shù)?。在攢尖屋頂還用有竹子瓦和抓泥瓦等。而宋《營造法式》中只述及琉璃瓦分為筒瓦和板瓦,其他瓦件未予特述。
“板瓦”是一種橫截面為1/4圓凹弧形的淌水瓦,瓦的前端稍寬,后端稍窄,仰臥在泥灰背上,一般統(tǒng)稱為“底瓦”。由若干板瓦縱向由下而上,層層疊接而成的凹形壟溝,稱為“底瓦壟”,它是承接雨水的導水溝槽。
“筒瓦”是一種橫截面為半圓筒凸形的散水避水瓦,瓦的后尾有接頭榫(稱為熊背)。它是蓋在兩條板瓦壟之間空當(稱為蚰蜒當)上,一般統(tǒng)稱為“蓋瓦”。由若干筒瓦縱向由下而上首尾相接而成的凸形壟梗,稱為“蓋瓦壟”,它是散水避水的導水梗。
“滴水瓦”是板瓦壟檐口終端“收頭”的檐口瓦。滴水瓦前端比板瓦多出有一個下垂蝴蝶形舌片,引導雨水下滴。滴水瓦的后端插入板瓦下,并在其兩邊各有一缺口,以便加釘予以固定。
“勾頭瓦”是筒瓦壟檐口終端“收頭”的檐口瓦。勾頭瓦前端比筒瓦多出有一個圓形勾頭片(又稱為“燒餅蓋”),瓦背上有一釘孔,以便加釘瓦釘固定,瓦釘之上蓋釘帽,防止雨水滲入。
“星星瓦”是分為星星筒瓦和星星板瓦,其規(guī)格形狀與筒板瓦相同,只是在其瓦上留有一個釘孔,以便加釘固定,隔適當距離安插1至3塊,起到加強整條瓦壟牢固作用。
“竹子瓦”是用于做成輻射狀瓦壟的筒板瓦,前端大、后端小,分為竹子筒瓦和竹子板瓦,多用于圓形攢尖屋頂。
“抓泥瓦”是在瓦腹做有一橫肋條的筒板瓦,分為抓泥筒瓦和抓泥板瓦,抓泥筒瓦是在筒內(nèi)腹部有一肋條,抓泥板瓦是在尾端底面有一橫肋,以肋條嵌入鋪瓦泥內(nèi),加固防滑作用。它一般用于坡面較陡的攢尖屋頂。
琉璃瓦的瓦材規(guī)格,宋《營造法式》沒有專門述及,《工程做法則例》是按“樣數(shù)”而定,從二樣至九樣。高等級建筑,用二樣瓦,一般殿堂用五樣至七樣,亭廊建筑用七樣至九樣。對于瓦的樣數(shù)規(guī)格,根據(jù)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釋》中附表,將其換算成公制尺寸,編制成表,供參考。
在中國古代,紅、黃、青、黑、白被認為是五種基本色彩,它們與天地中的五個方位相對應(yīng),其中黃色居中,它是土地之色,在農(nóng)耕社會,以土地為本,所以黃色被認為是正宗之色,最美之色,所以在宮殿屋頂上用黃色琉璃瓦自然帶有神圣、威嚴的象征意義。
皇家園林頤和園,在萬壽山中軸線上的佛香閣上下幾層屋頂上用的都是黃琉璃瓦綠剪邊。在這里,可以說黃色象征帝王宮殿,而大地植物的綠色象征著園林環(huán)境,所以黃、綠二色的屋頂用在皇家園林的建筑上。
在以禮治國的封建社會,一切都有高低尊卑的等級之分,但是這種用琉璃瓦的等級制度在遠離都城北京的各地區(qū)卻得不到嚴格的遵守。在各地城市、鄉(xiāng)村的一些寺廟、祠堂、會館等公共性建筑的屋頂上都能見到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它們有用綠琉璃瓦黃剪邊的,有用黃琉璃瓦綠剪邊的,甚至全部使用黃琉璃瓦的。但更多的是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在屋面上組成彩色的花紋。在盛產(chǎn)琉璃磚瓦的山西能見到這樣的多彩屋面,常見的多用黃、綠、藍幾種色彩的琉璃瓦組成棱形、三角形和套方等幾何形狀,它們與琉璃的屋脊、吻獸組成一座座絢麗的屋頂,高踞于四周平房之上,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景觀和各具特征的城市標志。
琉璃瓦的主要類型
清制琉璃瓦屋面所用瓦件比較復雜,整個屋面除屋脊部分外,屋面部分的瓦件有:筒瓦及其瓦壟、板瓦及其瓦壟、勾頭瓦、滴水瓦、星星瓦及其釘帽、瓦釘?shù)?。在攢尖屋頂還用有竹子瓦和抓泥瓦等。而宋《營造法式》中只述及琉璃瓦分為筒瓦和板瓦,其他瓦件未予特述。
“板瓦”是一種橫截面為1/4圓凹弧形的淌水瓦,瓦的前端稍寬,后端稍窄,仰臥在泥灰背上,一般統(tǒng)稱為“底瓦”。由若干板瓦縱向由下而上,層層疊接而成的凹形壟溝,稱為“底瓦壟”,它是承接雨水的導水溝槽。
“筒瓦”是一種橫截面為半圓筒凸形的散水避水瓦,瓦的后尾有接頭榫(稱為熊背)。它是蓋在兩條板瓦壟之間空當(稱為蚰蜒當)上,一般統(tǒng)稱為“蓋瓦”。由若干筒瓦縱向由下而上首尾相接而成的凸形壟梗,稱為“蓋瓦壟”,它是散水避水的導水梗。
“滴水瓦”是板瓦壟檐口終端“收頭”的檐口瓦。滴水瓦前端比板瓦多出有一個下垂蝴蝶形舌片,引導雨水下滴。滴水瓦的后端插入板瓦下,并在其兩邊各有一缺口,以便加釘予以固定。
“星星瓦”是分為星星筒瓦和星星板瓦,其規(guī)格形狀與筒板瓦相同,只是在其瓦上留有一個釘孔,以便加釘固定,隔適當距離安插1至3塊,起到加強整條瓦壟牢固作用。
“竹子瓦”是用于做成輻射狀瓦壟的筒板瓦,前端大、后端小,分為竹子筒瓦和竹子板瓦,多用于圓形攢尖屋頂。
“抓泥瓦”是在瓦腹做有一橫肋條的筒板瓦,分為抓泥筒瓦和抓泥板瓦,抓泥筒瓦是在筒內(nèi)腹部有一肋條,抓泥板瓦是在尾端底面有一橫肋,以肋條嵌入鋪瓦泥內(nèi),加固防滑作用。它一般用于坡面較陡的攢尖屋頂。
琉璃瓦的瓦材規(guī)格,宋《營造法式》沒有專門述及,《工程做法則例》是按“樣數(shù)”而定,從二樣至九樣。高等級建筑,用二樣瓦,一般殿堂用五樣至七樣,亭廊建筑用七樣至九樣。對于瓦的樣數(shù)規(guī)格,根據(jù)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釋》中附表,將其換算成公制尺寸,編制成表,供參考。
此文關(guān)鍵詞:上房,揭瓦,—,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造,知識,瓦,
推薦產(chǎn)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紫禁城古建筑屋頂上,藏著這些綠色秘密
- 元明時期七大類木構(gòu)古建筑
-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明清官式建筑的色彩搭配
- 中國古建筑思想:中庸和諧、恒變兼容
- 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審美理念和設(shè)計思想
- 中國古建筑中的徹上明造、駝峰、藻井
- 中國古建用什么材料?古建的石制之美
- 解析古建筑防蟲防腐的奇妙技法
- 一鈴檐角自吟風——古建屋檐下的清音
- 古代為什么要有祠堂?